• <menu id="k6gk2"></menu>
  • 比亞迪商用車“下半場”如何搶跑?

    方得網 2023-02-06 2784字

    方得網周靜

    ?從電池到整車、從乘用車到商用車、從客車到貨車,比亞迪多次跨界進入“新賽道”,為什么總是能成功?

    比亞迪商用車為什么能從行業新軍起步,10年時間就站穩行業前列,實現領跑?

    比亞迪擁有核心技術、垂直產業鏈的優勢,不言而喻?

    掌握全產業鏈核心技術,引領商用車行業電動化變革,比亞迪商用車在“上半場”占據了主動。在智能化領域“下半場”,比亞迪商用車也已搶得先機?

    技術型企業比亞迪 拒絕短板

    王傳福一直在說,比亞迪是一個技術型的企業。“很多人認為技術是為產品服務的。比亞迪并不這么認為。技術首先是為戰略服務的,其次才為產品服務。對技術的理解,會讓你對行業看得更遠,看得更深,判斷得更科學?”

    始終堅持“技術為王,創新為本”的發展理念,比亞迪是目前全球唯一同時掌握新能源汽車芯片、電池、電機、電控及充電配套、整車制造等核心技術的企業。這賦予了比亞迪商用車在同質化競爭中的差異化優勢。

    IMG_3909

    汽車產業上下游的重要零部件,包括整車內外飾件塑膠產品、汽車電子部件、五金零部件等,比亞迪都可以實現內部配套。比亞迪之所以建立這樣的垂直配套體系,起初是出于無奈,因為當時供應商對比亞迪并不看好。而比亞迪垂直體系一旦咬牙做成了,其好處不僅是更有效的成本控制、更卓越的品質管理,更能對市場機會迅速反應,加快產品研發節奏。

    當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全球供應鏈,比亞迪全產業鏈的優勢格外凸顯。為什么我們沒聽說過比亞迪抱怨“缺芯”?因為比亞迪早在十幾年前就啟動了芯片的研發和生產,現在不僅滿足自家產能,還能外供。

    王傳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一種新革命之前,早期的產業必須垂直整合。因為很多技術都不確定,你和別人干,都是糾紛一大堆。一開始是好的,用著用著標準變了,最后就是一堆扯皮。所以我們一開始就要把產品做好,做好之后再專業分工。”

    刀片電池量產 商乘共融

    比亞迪乘用車、比亞迪商用車,其實是共融生態圈。比如,輪邊電機、全鋁車身、交流大功率充電裝置這些由比亞迪研發的創新技術在比亞迪純電動客車上率先得到應用。目前,比亞迪還在研究直流充電、無線充電、頂部充電技術等,以滿足世界各地客戶的不同需求?

    刀片電池1

    2020年3月,比亞迪正式推出“刀片電池”。電池結構創新的比亞迪“刀片電池”,具備超級安全、超級壽命、超級成本、超級續駛、超級強度、超級功率和超級低溫性能七大技術創新,無模組化設計方案相較于傳統電池包,體積利用率提升50%,成本方面的優勢更加突出。毫不夸張地說,刀片電池以一己之力,令磷酸鐵鋰電池再次煥發生機,新能源汽車行業都為之側目。比亞迪商用車無疑具有“近水樓臺”的便利,在后續的新產品規劃上,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新車型應用這一領先技術?

    比亞迪商用車開啟新時代

    2020年7月28日,比亞迪商用車推出了以“26111”為核心技術的全新全系列純電動商用車平臺。比亞迪集團副總裁兼商用車事業群CEO王杰表示:“舉辦新品發布會是順應當前國際發展形勢、響應國家政策號召的重要舉措,同時也開啟了比亞迪商用車發展的新時代。”

    比亞迪商用車全新技術平臺由比亞迪全球設計總監沃爾夫岡·艾格率領設計團隊,以超越限制、融入城市的理念,將車輛造型、技術和體驗融合,重新定義商用車產品。全新比亞迪電動客車B10、B12、B12D,車身“大鵬展翅”,高亮黑、藍色線條,為高樓視角打造的車頂細節,乘用車燈光體驗,都突破了以往客車“方盒子”的印象。全新比亞迪電動輕型貨車T5,同樣貢獻了靈動的城市符號——更有設計感的車型,更高的品質、安全和轎車體驗,讓城市電動貨車更加“時尚”。

    比亞迪12米純電動大巴

    耳目一新的造型是外在,內在的是“硬核”升級的“三電”系統。比亞迪商用車全新產品搭載全新升級的核心“三電”系統,防水等級達到IP69,配備超高安全性的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更高,通過了針刺等各項嚴苛試驗;同時從9個方面、4個層級、3大類別構建全方位的電動車系統安全體系,樹立了商用車行業安全新標桿。在保證車輛性能和安全的同時,比亞迪全新商用車還通過流線型設計、車身輕量化、維修方案優化等,大大提升車輛的經濟性與維護便利性,讓客戶用車、養車更經濟、更省心。

    綜合而言,基于全新電動商用車平臺,比亞迪實現了新能源商用車生產制造的高集成化和高標準化,產品更安全、更經濟、更智能,無論在集成化、能量密度、輕量化還是成本控制上都具有較強優勢。

    智能電動賽道

    上半場領先,下半場搶跑

    掌握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技術,為客戶提供包括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車隊管理以及融資租賃方案等在內的整體解決方案,這讓比亞迪商用車得以引領商用車行業電動化變革,在市場起步階段就占據主動,贏得了“上半場”。

    “汽車工業的大變革,電動化是上半場,智能化是下半場。”王傳福表示,在智能化領域,比亞迪將會像在電動化領域一樣,打通所有核心技術并進行充分驗證。

    2021年,比亞迪商用車有兩則新聞值得關注。

    一則是,2021年2月12日,比亞迪攜手日本最大航空公司全日空航空(ANA),在東京羽田機場完成為期10天的自動駕駛擺渡大客車試運行。這是比亞迪全球首輛應用于實際場景的自動駕駛大客車,羽田機場也成為日本首個進行自動駕駛大客車試運行的國際機場。

    微信圖片_20230206105838

    另一則是,2021年11月11日,比亞迪首批無座艙式港口專用牽引車在長沙基地下線,標志著比亞迪向貨車智能化駕駛邁出重要一步。接下來,該款無座艙式牽引車將投入深圳媽灣智慧港口運營,加速自動駕駛貨車商業落地。在此之前,已有18輛比亞迪純電動牽引車Q2組編成自動駕駛無人集裝箱貨車車隊在深圳媽灣港運行,能夠實現岸橋自動對位、自動路徑規劃、自動行駛到堆場并與場橋自動對位等港口水平運輸作業任務。

    微信圖片_20230206105854

    比亞迪純電動牽引車在媽灣港運營

    無座艙式智慧港口專用牽引車,既是比亞迪攜手中科云杉深化戰略合作的一大具體成果,更是比亞迪在全球技術門檻最高的智能電動重型貨車領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該款車型的全新外觀、底盤、三電核心技術等均由比亞迪自主研發設計完成,搭載282kW·h磷酸鐵鋰電池、功率210kW+4檔AMT變速器的驅動集成橋、高低壓多合一電控系統、動力電池熱管理系統等核心技術;整車6495mm×2550mm×2045mm,軸距3550mm,最大標準牽引質量315t,以“云端平臺+車路協同控制(5G網絡)+自動駕駛車輛”模式,凸顯高安全、響應快、效率高等優勢,與港口智能作業系統高效對接。由此也可見,在自動駕駛落地方面,比亞迪商用車已經占得先機。

    “先電動,后智能”,比亞迪商用車當仁不讓,先做好純電動商用車產品,做大市場,再針對商用車應用場景配置不同等級的輔助駕駛系統,逐步實現自動駕駛的落地。

    (注:本文節選自《中國商用車發展報告(2022)》,略有改動。)

    如有購書需求,請撥打電話010-57197757,聯系朱經理。

    責任編輯:洪晗婷

    數據

    更多>

    原創

    更多>

    微信關注

    色色电影网址
  • <menu id="k6gk2"></menu>